Tuesday, September 8, 2015

稚子何辜?


袁志文博士
心理學家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最近發生了幾宗教人心傷難過的事件,都和兒童的遭遇有關。先有女童街頭跪地,憐乞母親寬恕,後有兩兒在家慘被父親殺害的慘劇,繼有女童長期受家人虐待慘變植物人的苦難。這些不幸的事情,確實令人關注,稚子何辜?竟受無情的災害?
受虐待的孩子是怎樣渡過每一天?他們內心的呼喊去了那裡?他們的童心如何受到磨滅?在幫他們之,一定要了解他們的心聲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他們活在徨恐不安之中,不在話下。為求生存,不被虐打,他們只有把自己的尊嚴棄,把自己的感受埋藏,竭力討好那施虐者。在長期否定自我的思維之中,這些孩子表面變得馴如羔羊,聽教聽話,學業名列前茅,甚得師長嘉許。其實,討好別人是他們的長處,自律己身是他們的特點,因為他們的自我觀,是受施虐者所操控。他們驚惶的眼神之後,就是那自怨自憐、呼喊求助的聲音。那驚弓之鳥的神情,要我們的安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可愛的小朋友,我們會支持你,聆聽你的說話,分享你在遊戲中的喜樂,你的所有感受,我們都不會看輕。

Tuesday, August 25, 2015

明說有什麼問題

明說有什麼問題
袁志文博士
心理學家

我輔導了一位女士,她因為和丈夫的溝通,有點兒不順意,使她感到不很快樂。要她把心底話講出來,原來有很多顧慮。以下是她對訴說自己的需求所持有的偏見,假如各位讀者有所認同,那就要改變一點謬誤的思維 (Mistaken Belief)了。

如果你愛我﹐不用我講你就自然會做一些令我開心的行為。
現在你沒有做即是不愛我。
明說就沒有意思﹐無浪漫﹑無驚喜。
明說就會表露自己的脆弱。
明說就是乞求別人的施捨和憐憫。
明說就有受傷害的機會。
明說就有受冷落的可能。
明說就會暴露自己﹐失去神秘感
明說即是有不滿﹐沒有接受對方。
明說只會浪費時間﹐對方亦不會明白。
明說沒有意義﹐對方一定不會改變。
明說就需要妥協和遷就。
明說就會受失望的折磨。
明說就會受操控﹐完全被動。

Thursday, August 20, 2015

遊戲治療, 有教無類


袁志文博士
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


遊戲治療, 有教無類

扶助培育小孩成長, 一向是我的宏願。遊戲治療更是我視之為福音,我深信從事兒童工作的專業人士,都需要學習遊戲繫童心的秘訣。

在香港,主辦遊戲治療課程的機構不多,因此十分需要各方大力推廣,使更多人認識玩耍對兒童的啟發,是多麼的神妙。

香港有一所學院,招收遊戲治療學生,是以社工、心理學家為優先,專業輔導師為次選,而取錄的門檻也較嚴苛。我對這學院的收生標準要求,不敢認同。我堅持遊戲治療,應當有教無類,學院更不應把各專業界別,畫分等級。

美國遊戲治療學會所認可的專業遊戲治療師,他們曾修讀的科目必須符合學會的要求,反為申請者的本科訓練,不是首先審核的條件。

香港遊戲治療正處於萌芽階段,我們不應把遊戲治療視為某專業的領域,否則就故步自封,扼殺了遊戲治療的前景。

美國遊戲治療學會創會理事,大多是心理治療的大師級人物,他們看重的,是學生對小孩的熱誠,本科不本科,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因素。

我從事心理治療已三十多年了,我看到一些使我不安的現象,就是修讀心理輔導的學生,仍然懷疑輔導的成效,不及其他有關專業,這個自我矮化的問題,真的值得深思。

寬恕


 袁志文博士


寬恕就是:
以仁愛終止了循環不息的報復。
以信心化解了深入骨髓的仇恨。
以智慧放下了忿忿不平的反擊。
以溫柔停止了誰是誰非的指控。
以良善為仇敵送上誠懇的祝福。
以清心跨越了慘被剝削的苦澀。
以喜樂解開了沉重的心靈包袱。
以忍耐平息了無中生有的辱罵。
以恩慈容納了差異對抗的歧見。
以忠誠流露了永不止息的恩愛。
以節制調和了衝冠忿恨的怒火。
以和平重建了溫和安穩的平靜。

寬恕就是還願衷心的說一聲:我愛你。